找到相关内容11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[下](1)

    注释:《注维摩诘经》卷6,《大正藏》第38卷,389页上]。又说:“一念无不知者,始乎大悟时也。……以直心为行初,义极一念知一切法,不亦是得佛之处乎?”[注释:《注维摩诘经》卷4,《大正藏》第38卷,...悟夫法者,封惑永尽,仿佛亦除,妙绝三界之表,理冥无形之境。形既已无,故能无不形,三界既绝,故能无不界。”[注释:《注维摩诘经》卷2,《大正藏》第38卷,343页上]。这是说,修持者一旦顿悟,就能超越物质界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047070.html
  • 鸠摩罗什译《大品经》《妙法莲华经》中的“深心”

    很明显《正法华》无“深心”一词,而《妙法华》所说 “质直”, 若以鸠摩罗什在《注维摩诘经》所说,此“质直 ”和诚实相当。 第八例经文, 《妙法华》为〈授记品〉,《正法华》为 〈授声闻决品〉, ...》,页 79b。 注25: 鸠摩罗什译,《维摩诘所说经》,( 大正藏,第十四 册 ),〈佛国品〉,页 538b。 注26: 僧肇等注,《注维摩诘经》,( 大正藏,第三十八卷 ) ,页 335c。 ...

    蒋义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1847301.html
  • 人间净土与不二法门

    页。  2、僧肇《注维摩诘经》,《大正藏》卷38,第334页中下~335页上。  3、僧肇《注维摩诘经》,《大正藏》卷38,第335页中下~338页上。  4、僧肇《注维摩诘经》,《大正藏》卷38,第...

    扬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0147890.html
  • 四十五年来中国大陆鸠摩罗什研究的综述

    罗什的主张并没有产生作用,慧远的主张却在中国得到了发扬。杨曾文在《鸠摩罗什的‘诸法实相’论》一文中,对罗什的《注维摩诘经》一书的思想做了分析。认为“《注维摩诘经》中的罗什释语对‘诸法实相’的解释虽没有...巧妙方法化度众生”的方便法门,“如无执著并能发求佛之心,此即是出家”的菩萨行,“烦恼即菩提”的不二法门,“欲得净土,当净其心,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”的心净解脱等思想。总之从鸠摩罗什对《注维摩诘经》所作的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2549366.html
  • 《肇论》解“空”之特质

    是“空”的,根本沒有什么“动”与“静”的性质存在。同样的意念也表現在僧肇《注维摩诘经》中,“小乘以三界炽然,故灭之,夫炽然既形,故灭名以生,大乘观法本自不然,今何所灭?不然不灭,乃真寂灭也”。(23)...注维摩诘经序》,《大正藏》卷三八,页三二七上。   (15)《注维摩诘经》,《大正藏》卷三八,页三六二下。   (16)《注维摩诘经》,《大正藏》卷三八,页四一六下。   (17)《卍续藏经》卷九六,...

    觉醒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1473654.html
  • 从“境解脱”到“心解脱”: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

     (注8)下面所引《维摩经》〈佛国品〉经文及其说明,皆见《大正藏》卷14,页538,上-下。   (注9)僧肇,《注维摩诘经》卷1,曾说“若因持戒,则其地平正。若因行施,则七珍具足。”(引见《大正藏...净土之“因”。(参见隋·吉藏,《净名玄论》卷8;《大正藏》卷38,页904,下。又见后秦·僧肇,《注维摩诘经》卷1;同前书,页335,中。)因此,笔者将“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”判为“总原则”,其后的十七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环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0643211311.html
  • 从“境解脱”到“心解脱”: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

    环保理念的省思〉。  (注8)下面所引《维摩经》〈佛国品〉经文及其说明,皆见《大正藏》卷14,页538,上-下。  (注9)僧肇,《注维摩诘经》卷1,曾说“若因持戒,则其地平正。若因行施,则七珍具足。...种德目,判为净土之“因”。(参见隋·吉藏,《净名玄论》卷8;《大正藏》卷38,页904,下。又见后秦·僧肇,《注维摩诘经》卷1;同前书,页335,中。)因此,笔者将“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”判为“总原则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2240202.html
  • 从“境解脱”到“心解脱”

    大正藏》卷14,页538,上-下。   (注9)僧肇,《注维摩诘经》卷1,曾说“若因持戒,则其地平正。若因行施,则七珍具足。”(引见《大正藏》卷38,页334,下)吉藏,《维摩经义疏》卷2,也有相同的...,页904,下。又见後秦·僧肇,《注维摩诘经》卷1;同前书,页335,中。)因此,笔者将“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”判为“总原则”,其後的十七种德目判为“因(行)”(详下文),应该是有根据的。   (注11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5256187.html
  • 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与方法──以《维摩诘经.观众生品》的“慈悲喜舍”观为基础的初步探讨

    自我期许与自我挑战的不懈努力!   <参考书目、期刊论文>   鸠摩罗什译,僧肇注,《维摩诘所说经注》。台北:新文丰,民82年。   后秦僧肇,《注维摩诘经》。大正38册:No.1775。   慧远,...苦恼者予以怜愍同情及解救其痛苦;喜是随喜他人的善事….舍是一种平等心,对众生有平等观念,不爱此恶彼,更不分亲疏。”  [8] 参见大正38:No.1775,僧肇,《注维摩诘经》,页385b~c。  9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260065.html
  • 文殊菩萨禅法

    佛国品》曰:   宝积当知,直心是菩萨净土。其《菩萨品》载,维摩诘对光严童子答曰:   直心是道场,无虚假故。 鸠摩罗什的高足僧肇法师在《注维摩诘经》释曰:   直心者,谓质直无谄,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。   直心,诚实心也,发心之始,始于诚实。   直心者,谓内心真直,名无虚假,斯乃基万行之本,坦进道之场也。我国著名的佛学家竺道生在其《注维摩诘经·菩萨品》中也释曰:   以直...

    崔正森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25460999.html